知识的「认知范畴」

1956年,一位名叫布鲁姆的人提出了布鲁姆分类法 (Bloom’s taxonomy) ,根据他的理论,知识可以分成以下三个范畴:认知范畴,技巧范畴,态度范畴。其中的技巧范畴和态度范畴,我对它们不太感兴趣。我感兴趣的是认知范畴(比如写不怎么需要动脑子的代码是属于技巧范畴,而非认知范畴,这可能也是我辞职的深层次原因:因为它不对我的兴趣)。其次,布鲁姆将认知范畴的目标,由低到高分为6个层次:记忆、理解、应用、分析、评估、创造,呈金字塔分布。图片如下:

他提出的这套认知目标的分类理论,是为了启发教育者,让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认知水平。对于主动学习者如何提高自己认知目标的水平,作者没有建设性地给出意见。比如,如果老师教学方法太差(只是填鸭和发题讲题),导致自己学习困难;或毕业之后没有了老师,进行独立学习。这时,需要学习者自己主动学习和认知目标。那么,一个主动学习者如何去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?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理解

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,我思考并且从布鲁姆分类法的理论中得到一些启发。在我看来,学习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「理解」,它是对认知目标的达成有突破性进展的帮助。阅读/把握一段新材料的开始过程,先要试图理解材料撰写者表达的含义,同时也要联想回忆对先前所学相关内容,反馈和促进自己的理解。显然,一个记忆能力不太好的人,理解能力必然大打折扣。过去学过的知识想不起来,就很难理解新的知识。对学习者来说,记忆是理解的重要手段。如果无法理解所学内容怎么办?首先要自己寻找原因,才能“对症下药”。根据我的经验,我想到了四个可能的原因:

  1. “记忆”问题。比如,在学习化学时无法理解一些元素的性质,可能是主族元素和元素周期率都没有背下来,缺少了对先前知识的记忆。这个时候,只需要花时间,把缺少的“记忆”给补上去,遇到的理解困难就解决了。
  2. 学习时缺乏耐心和专注,无法对所学的材料进行理解。比如心浮气躁,一边玩手机电脑一边学习,那么分散的注意力自然不能够让大脑理解学习所学的内容。处理这个问题,需要学习者的自律了。
  3. 材料自身的问题,材料本身晦涩难懂或不便于理解。比如我读清华版的《数据结构》就看得头痛;但是读MIT出版社《算法导论》,理解起来就轻松了一些。读书时,有时候看不懂,不一定是学习者的问题,也可能是作者没写好。作者虽然懂得多,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来。这时,如果无法忍受学习材料的问题,就要及时更换新材料,用来替代旧的学习材料。
  4. 缺乏兴趣。这是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,成年的技术工作者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的学习。一些学生完全对某些学科提不起兴趣,比如不喜欢英语,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就不会积极的理解,这种情况,那就需要自己学习者本人的衡量和取舍:是放弃学习对无兴趣的学科,还是改变自己的态度。不过,国内教育在往好的方向发展,比如新的高考模式可以支持选科了。比起过去的高考,学生多了一点选择权。

应用

达成「理解」的目标之后,学习过程中的最大的障碍就已经解决了。这时候需要做几个题,找个小的东西练练手,最好不要超过十个。对于编程语言学习的话,写几个简单的示例,就算是完成了「应用」。应用,最好不要进行太多,“题海战术”我是反对的。因为一旦失掉了学习的快乐,对学习的态度也会因之变得灰暗…国内的教育体制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问题,学生每天大量的时间都在做题,有时节假日还要去补课,这样的学习就成了受罪。也难怪好多学生高考之后就不再看书了,因为曾经受了罪的人,谁愿意还再去受一回呢?

分析

等自己把学习材料的一大部分学完,或者整个材料学习完成之后。这时候,把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,系统性的回顾和分析,把它们的部分与整体串联起来。分析整体和部分,加入自己主观性的评价,比如评价作者的观念,指出其中方法的优点与不足;或者过去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等等。

比如学习编程,在学完一部分材料之后,抽个时间,泡杯茶,找个舒服的椅子坐下。然后开始运行大脑,回顾前面的学习,把它们一点点从海里浮过一遍。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,再自己对那些问题做出独一无二的回答。这样,很快就会知道自己究竟学会了什么,以及有哪些没有学会。再去查阅书籍和资料对先前的回答做出改进,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又会迈上新的台阶。

这种「分析」和「评估」的步骤,是把知识重新消化的过程。因为往往会“一叶障目”,或者说“盲人摸象”,前面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很容易是片面的和不够深刻的,那么就非常需要重新整体性的分析,这样的「理解」才更接近认知目标。

创造

我把创造视为一件艺术性的工作。对于这个认知目标,不单是努力那么简单,我觉得也要看学习者的灵感和天分。我的工作生涯开始还不算太久,没创造什么也情有可原;这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合理的借口吧。在朝这个目标努力。

结语

把前面写的总结一下:「理解」非常重要,「应用」易少不易多,「分析」是深化理解的关键。学习的过程,注意达成这三个目标就好了。至于「创造」,就随缘吧。